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
吉林大学智慧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崔军红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化部主任姜晓轶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
中通服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强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讯 (记者 王丛 摄影 姜镛)6月2日,由山东省海洋局主办,山东智慧海洋工程协会承办的智慧海洋发展论坛在济南举行。论坛邀请了吉林大学智慧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崔军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化部主任姜晓轶、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中通服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赵强4位业内知名的专家围绕智慧海洋、海洋大数据、人工智能、公网进海等相关主题进行分享演讲。
作为水下传感器网络方面的专家,崔军红从海洋应用场景引出智慧海洋概念的诞生与发展,讲解智慧海洋技术体系结构的变迁;同时通过对第一代至第四代海洋技术的阐述,延伸展望了未来智慧海洋技术的发展,并提出智慧海洋技术核心理念:云-洋计算;通过对云-洋计算指导下的水下常驻机器人系统的讲解,提出打造智慧海洋产业链的终极目标。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化部主任姜晓轶主要从事海洋信息化、数字海洋、海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领域工作。他在演讲中说道,目前,我们建成了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这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着力打造海洋大数据中心和海洋监管平台,着力推进形成“信息透彻感知、通信泛在随行、数据充分共享、应用服务智能”的海洋信息化体系,支撑部两统一职责。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他在演讲中简要介绍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围绕海洋气候气象、生物医药资源、海洋航运经济等重点领域,研讨海洋物联网、海洋数据科学、海洋大数据、海洋人工智能、海洋云服务的特点及其应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定义未来海洋产业的内涵、外延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未来海洋产业如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并简要讨论未来海洋信息产业构成及发展趋势。
常年在通信领域工作的中通服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赵强对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等工作具有独到见解。他在智慧海洋建设方面提出了“公网进海”,并结合多项技术创新,解决海上信息化的发展瓶颈问题。他在演讲中提出,加强海洋基础信息网络建设是打破瓶颈的首要工作,政府主导投资建设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探讨5个3的建设目标,倡议政府要像社会基础设施“九通一平”那样加大近海领域基础信息网络建设。
此次论坛的举办对全省智慧海洋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山东将以此次为契机,努力开创智慧海洋建设新局面。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镛